特斯拉获400美元目标价,Piper Sandler看好自动驾驶出租车

特斯拉的400美元目标价背后:自动驾驶、机器人出租车与人形机器的三重赌注
当特斯拉的股价在资本市场上演过山车行情时,华尔街的目光却始终聚焦在一个关键数字上:400美元。Piper Sandler等机构近期重申这一目标价,背后是对特斯拉“技术狂想”的押注——从全自动驾驶(FSD)的迭代,到机器人出租车的蓝图,再到人形机器人的科幻式探索。这些看似分散的赛道,实则暗藏一条共同主线:特斯拉正在用AI重构交通与制造的底层逻辑

1. FSD:一场“软件定义汽车”的豪赌

Piper Sandler多次强调,FSD是特斯拉未来估值的核心变量。与传统车企依赖硬件盈利不同,特斯拉试图将汽车变为“可订阅的软件平台”。最新版本的FSD V12已实现端到端AI控制,其商业化潜力不仅在于一次性销售,更在于按月付费的持续收入流。据分析师测算,若FSD渗透率提升至30%,仅此一项每年可贡献超百亿美元利润。
但争议同样尖锐:监管障碍、事故责任归属,以及竞争对手(如Waymo的L4级技术)的围剿,都可能让这场豪赌变成双刃剑。

2. Robotaxi:颠覆 Uber 的“隐形王牌”

特斯拉的Robotaxi计划被Piper Sandler视为“隐藏的估值催化剂”。马斯克宣称2024年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网络,其颠覆性在于两点:成本与规模。特斯拉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动车车队,通过OTA升级即可转化为Robotaxi资源,而自研的Dojo超级计算机将加速自动驾驶训练。
但风险同样醒目:技术成熟度存疑(目前FSD仍属L2级),且共享出行市场的政策壁垒(如保险、路权)可能延缓落地。有分析师戏称:“特斯拉需要先证明Robotaxi不是‘PPT造车’的2.0版本。”

3. 人形机器人Optimus:远见还是噱头?

Optimus是特斯拉故事中最具争议的一环。Piper Sandler承认其“长期潜力”,但市场更关注现实瓶颈: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尚未明晰,而特斯拉在精密制造领域缺乏积累。不过,若Optimus能复用FSD的视觉算法和AI芯片,或可打开工业、家庭服务等万亿级市场。
值得玩味的是,马斯克将Optimus称为“比汽车更重要的业务”——这或许暗示特斯拉正从车企向“通用AI公司”蜕变。

结语:高估值背后的“信仰逻辑”

特斯拉的400美元目标价,本质是华尔街对其“AI+能源”生态的定价。尽管短期面临交付波动和竞争压力,但机构更看重其技术护城河:全球最大的真实驾驶数据、垂直整合的AI芯片与算力、以及马斯克的极端执行力
正如一名基金经理所言:“买特斯拉不是买一辆车,而是买一张通往AI时代的船票——哪怕这艘船偶尔会漏水。”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