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愈发严峻,各国纷纷设定碳中和目标,力图遏制温室气体排放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威胁。建筑行业作为碳排放的重要领域,其转型升级成为实现整体碳减排目标的关键一环。在此背景下,净零碳排放建筑应运而生,逐渐成为绿色建筑领域的焦点,代表着未来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英国作为绿色建筑的先行者,政府、高校与设计企业三方协作,推动了一批示范性的净零碳建筑项目,标志着技术创新与实际应用的深度融合。
曼彻斯特城市大学最近完成的“机器人生活实验室”项目,是英国净零碳建筑实践的典范。该建筑面积约70平方米,选址于校园庭院,设计成多功能空间,可兼作小型车间、展览区及教学场所。项目最大亮点在于选用木材和稻草两种生物基材料作为主要结构,这种材料组合不仅减少了建筑材料本身的碳排放,同时因其碳存储特性,能在建筑寿命周期内实现碳固定,显著提升环保效益。建筑设计团队Bennetts Associates引入了大量可再生材料和先进的能效技术,意在使该建筑符合英国的净零碳建筑标准(Net Zero Carbon Building Standard, NZCBS)。这一标准严苛限制从材料采购、施工到运营全周期的碳排放,力求建筑整体实现碳排放“零增长”。
在材料选择与技术实施方面,净零碳建筑理念注重碳排放与碳吸收的平衡。传统钢筋混凝土虽具备良好结构性能,但其生产过程伴随巨大碳排放,已不符合未来低碳建筑的需求。相较之下,天然材料如木材、稻草和竹子,不仅生长周期内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还能够将碳有效封存于建筑结构中,达到“负排放”或净碳中和效果。Bennetts Associates等先锋设计机构通过推广工程木材作为结构主体,减少了重量,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降低了碳排。结合工业4.0技术,采用“数字化木结构微工厂”模式,实现工厂内部预制与现场快速组装,不仅减少材料浪费,也降低施工期间的碳排放。此外,建筑内部配备高效的隔热系统、自然通风与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促进能源自产自足。智能传感与运维系统则协助实时监控能源使用,动态优化能耗表现,确保运营环节同样实现低碳目标。
英国政府对净零碳建筑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投入巨资支持能效提升工程,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及商业建筑向净零碳标准迈进。行业组织LETI发布的《气候紧急设计指南》,为建筑碳排测算及低碳设计提供了科学指导。曼彻斯特“机器人生活实验室”项目作为试点,承担着规范未来高等教育新建建筑碳排目标的前瞻任务。诸如高层木结构净零碳塔楼等更大规模项目的筹建,亦彰显了英国建筑行业绿色转型的决心和技术实力。建筑后评价(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 POE)技术的系统应用,更使设计者能从实际运营数据中汲取改进建议,推动设计持续升级,确保碳减排成果的长期有效。
净零碳建筑正迎来技术革新与政策支持双重推动的黄金发展期。从材料革新到数字化制造,从智能运维到行业标准建立,每一步都在践行绿色可持续的理念。曼彻斯特大学与Bennetts Associates合作开发的机器人生活实验室,以其独特的木材稻草结构、数字化生产流程和高能效设计,成为英国乃至全球探索净零碳建筑的标杆。未来,随着更多类似项目落地,建筑行业将更加注重能源自给自足与碳足迹归零,真正助力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绿色建筑不仅是一种设计趋势,更是推动人类社会向低碳未来迈进的重要力量。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