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停车场巨头,今朝化身机器人推手,首程控股(Shoucheng Holdings Limited, HK:0697)的转型之路,堪称一部精彩的资本运作悬疑剧。这家原本以经营停车场业务为主,隶属于国有首钢集团的企业,正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大举进军中国蓬勃发展的机器人产业。这并非简单的多元化尝试,而是一次精心策划的豪赌,押注中国成为全球机器人和智能制造领导者的雄心。
首程控股的转型并非纸上谈兵,而是真金白银的投入。其核心战略便是规模高达100亿元人民币(约合14亿美元)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这支基金于2023年末成立,由首程控股亲自操盘,已向十余家中国机器人企业注入资金,其中包括宇树科技(Unitree Robotics)、高博特(Galbot)和星辰智能(Galaxea AI)等行业翘楚。这一举动展现了其支持多元化机器人应用的决心,涵盖了从四足机器人到先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广泛领域。
但基金仅仅是冰山一角,首程控股还通过首程资本和北京首京投资有限公司等子公司进行直接投资,进一步巩固其在机器人生态系统中的地位。近期,其投资版图中又添新员——Matrix Technology 和 Differential Robotics,分别旨在提升机器人整体性能,以及专注于空中机器人研发。值得注意的是,首程控股并不满足于仅仅扮演投资者的角色。他们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北京首程机器人技术产业有限公司,剑指将北京打造成为全球机器人产业的中心。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野心?
首程控股的目标可谓宏伟:未来几年内,计划投资于中国大陆约50家机器人企业。是什么驱动了如此大规模的投入?一方面,管理层敏锐地意识到,尽管中国在机器人技术*创新*方面尚未领先,但在国内生产和应用方面正经历着飞速增长。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对机器人产业的高度重视,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然而,首程控股的策略远不止于资金投入,更强调“资源整合和产业协同”,旨在加速其投资组合中企业的商业化进程。例如,他们正在构建一个集展示、体验、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力图提升整个价值链。这种积极主动的方式也体现在其股价表现上——在宣布关键投资后,首程控股的股价曾一度飙升至一年半以来的最高点。
在这场资本迷局中,我们不能忽略全球机器人市场的大背景。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突破,正在赋予机器人前所未有的能力,预计2025年将迎来显著增长。尽管美国目前在机器人领域占据着强势地位,但中国正在迎头赶上,而像首程控股这样的企业正在加速这一进程。
事实上,首程控股对机器人领域的关注,与投资先进产业的大趋势不谋而合。诸如ROBO Global Robotics & Automation Index ETF (ROBO) 和 Horizons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Index ETF (RBOT) 等专注于机器人领域的ETF的良好表现,便是佐证。首程控股的转型,是中国企业多元化发展并投资高科技产业的一个缩影,标志着一种向创新驱动增长的转变,以及在全球舞台上竞争的决心。
首程控股计划投资50家机器人公司,绝不仅仅是一项财务行动,更是一场押注中国制造业和技术未来的战略赌博。而在这场赌局中,首程控股能否成功转型,又将对中国乃至全球的机器人产业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仍然是一个充满悬念的故事,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