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场围绕人工智能(AI)席卷全球的浪潮中,创意软件巨头Adobe似乎站在了浪潮的最前沿,却也同时身处争议的风暴眼。一方面,他们积极拥抱AI,将其视为赋能创意、革新营销的强大工具;另一方面,关于AI是否会引发大规模失业的担忧,像挥之不去的阴影,始终笼罩在整个行业之上。Adobe,这家手握Photoshop、Illustrator等王牌产品的公司,究竟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AI赋能,而非取代:Adobe的乐观论调
Adobe公司的高管们似乎并不认同“AI威胁论”。他们坚信,AI不是要抢夺人类的工作,而是要拓展人类的能力边界,让更多的人拥有创造力。Adobe ANZ MD Katrina Troughton甚至公开表示,AI不会导致营销团队的职位流失,反而呼吁营销人员主动拥抱变革,引领转型。这种乐观的论调,在科技行业普遍弥漫着焦虑情绪的当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Adobe产品营销经理Jamie Brighton更直言不讳:“AI不会‘杀死’营销工作。” 他的观点代表了Adobe对AI未来作用的积极展望:AI将成为营销人员的得力助手,而不是取代他们的竞争对手。通过AI,营销人员可以更高效地完成重复性工作,从而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更具创造性和战略性的任务中。
这种观点与Adobe公司高管Scott Belsky的理念相呼应。他认为,AI正在打破传统商业职能之间的界限,将更多的创意能力赋予每个人。这意味着,即使没有专业背景,普通人也可以借助AI工具轻松创作出高质量的内容,从而参与到创意经济中来。
暗流涌动:担忧与质疑的声音
然而,这种乐观的论调并非毫无阻碍。在Adobe内部,一些员工甚至投资者担心AI的快速发展可能会导致其客户群体失业,进而影响公司的业务。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社交媒体平台上,设计师群体对AI取代人工的焦虑情绪也日益高涨。
Reddit论坛上的 graphic_design社区,充斥着对AI替代人工的担忧。设计师们担心,AI可以迅速生成大量设计作品,这将大大降低设计师的市场价值,甚至导致他们失去工作。这种担忧在现实中也并非没有先例。亚马逊CEO Andy Jassy就曾公开表示,由于AI技术的进步,公司不得不进行裁员。其他科技公司,如TikTok和Google,的员工也分享了AI如何改变、破坏甚至取代他们工作的经历。
这种普遍存在的焦虑,无疑给Adobe的乐观论调蒙上了一层阴影。尽管Adobe试图强调AI的赋能作用,但人们对失业的担忧却始终挥之不去。
拥抱变革:Adobe的应对策略
面对AI带来的机遇与挑战,Adobe并没有选择回避,而是积极拥抱变革,并试图引导行业走向积极的方向。为了应对这种变革,Adobe正在积极推动AI的采用,并承诺帮助用户掌握这项技术。Adobe execs认为,艺术家必须拥抱AI,否则将被时代抛弃。
Adobe正在大力投资于生成式AI模型和工具,希望将这项技术从“闪亮的新玩具”转变为所有人都能够自信使用的工具。他们与埃森哲(Accenture)合作,共同开发基于Adobe Firefly的行业特定生成式AI解决方案,旨在帮助企业大规模创建个性化内容并加速营销转型。此外,Adobe还计划在2025年推出更多AI驱动的创新,以提升客户体验的编排能力。
在数据隐私方面,Adobe也试图打消用户的顾虑。Adobe首席产品官Scott Belsky明确表示,公司从未利用客户项目来训练其生成式AI服务。这表明,Adobe在积极拥抱AI的同时,也意识到了数据隐私的重要性,并正在采取措施保护用户的权益。
路在何方:技能鸿沟与未来的挑战
尽管Adobe在AI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源,并试图引导行业走向积极的方向,但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技能鸿沟。
Adobe执行副总裁Brad Rencher指出,即使拥有各种各样的技术,很少有营销人员会觉得自己精通这些技术。这表明,即使AI工具再强大,如果使用者没有掌握相应的技能,也无法充分发挥其潜力。Google也表示,其AI驱动的搜索功能已经加速了购物行为,但一些营销人员对此表示怀疑。这进一步印证了技能鸿沟的存在。
AI的快速发展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是复杂且多方面的。尽管一些行业分析报告显示,AI正在创造就业机会并提高工资,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能够从中受益。那些没有掌握AI相关技能的人,可能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未来,AI与人类的协作将成为常态,而那些能够适应并利用AI的人将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Adobe正在试图扮演一个桥梁的角色,帮助人们掌握AI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然而,这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AI带来的变革是不可逆转的。是拥抱变革,成为AI的主人,还是被变革所淘汰?这个问题,摆在了每一个从业者,甚至是每一个人的面前。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