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福特拒用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一场豪赌,还是未雨绸缪?
在自动驾驶的迷雾森林中,百年汽车巨头福特,似乎已经做出了它的选择。当无数目光聚焦于特斯拉的FSD(完全自动驾驶)技术,并猜测福特是否会加入这场狂欢时,福特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用一系列的公开表态,给出了一个斩钉截铁的答案:不。这不仅仅是一个“不”字,其背后隐藏着福特对自动驾驶未来走向的深刻洞察,以及与特斯拉分道扬镳的战略考量。
激光雷达VS纯视觉:信任的鸿沟
“特斯拉是错误的轨道”,法利这句话掷地有声,宣告着福特与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技术路线上的决裂。特斯拉坚信“纯视觉”方案,即仅依赖摄像头来感知周围环境,并以此实现自动驾驶。而法利对此却充满质疑,他认为这种方案存在“信任”问题,言外之意,安全性无法保证。这种“信任”二字,如同悬在自动驾驶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提醒着传统汽车制造商,安全才是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基石。
福特的信任,倾斜向了谷歌旗下的Waymo。原因很简单:激光雷达(LiDAR)。法利毫不掩饰对LiDAR技术的推崇,将其视为实现真正自动驾驶的“关键任务”技术。与纯视觉方案不同,Waymo的系统融合了激光雷达、摄像头和雷达等多种传感器,如同给汽车装上了多双眼睛和耳朵,能够更全面、更准确地感知周围环境。这种多传感器融合的方案,在福特看来,是更安全、更可靠的选择。这背后,是传统汽车制造商对安全冗余的高度重视,他们宁愿牺牲一些成本,也要确保自动驾驶系统的万无一失。
FSD Robotaxi:激进的赌注,还是安全的陷阱?
除了技术路线的选择,法利对特斯拉的FSD Robotaxi项目也表达了担忧。他认为,特斯拉过早地将FSD Beta版本推向市场,可能是一个失误。这种谨慎的态度,与福特在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上的稳健策略相一致。特斯拉的FSD Robotaxi,如同一个激进的赌注,试图通过早期用户的使用数据,不断完善系统,最终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但这种做法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将会对特斯拉的品牌形象造成严重的打击。
福特的态度则更为保守,他们更倾向于在充分验证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逐步推广自动驾驶技术。这种稳健的策略,虽然可能使其在自动驾驶的竞赛中暂时落后,但却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避免重蹈覆辙。毕竟,对于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汽车巨头来说,声誉和品牌价值远比一时的领先更为重要。
电动化浪潮下的战略抉择:福特Pro的崛起
在自动驾驶之外,电动化转型也是福特面临的重要挑战。法利建议投资者关注福特Pro,而非特斯拉,认为福特Pro的商业模式将带来更大的利润增长。这番言论,暗示着福特在电动化战略上的侧重点。福特Pro,代表着福特在商用电动汽车领域的野心,他们希望通过为企业客户提供电动皮卡、货车等产品,抢占市场份额。这种战略,与特斯拉专注于乘用电动汽车市场的策略形成了鲜明对比。
与此同时,法利坦言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令人谦卑”,承认中国在电动汽车技术和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促使福特更加重视自身在电动化转型中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在竞争激烈的电动汽车市场,福特面临着来自特斯拉和中国电动汽车企业的双重压力。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实现差异化竞争,是福特亟需解决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福特内部也曾尝试开发类似特斯拉的电子架构,但最终项目被取消,显示出福特在技术路线选择上的反复和调整。这或许也从侧面印证了,即使是汽车巨头,在技术变革的浪潮中,也难以避免迷茫和困惑。
福特对特斯拉的评价,也并非完全否定。他承认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先发优势,并表示福特正在从特斯拉身上学习,尤其是在将电动汽车定位为“数字产品”的营销策略方面。 然而,在自动驾驶技术的关键领域,福特坚定地选择了Waymo,并表达了对特斯拉技术路线的质疑。
福特拒绝采用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抉择。这不仅仅是一场技术路线的选择,更是一场关于安全、信任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豪赌。在这场豪赌中,福特能否胜出,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可以肯定的是,福特的这一选择,将对整个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也为其他汽车制造商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案例。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