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迷雾:英国海上风电雄心背后的机器人技能困局
在北海的凛冽寒风中,英国正进行一场豪赌——押注海上风电,以期在2030年实现能源转型的宏伟目标。政府雄心勃勃的计划将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从目前的22吉瓦提升至惊人的154吉瓦。然而,在这片蔚蓝的能源蓝图之上,却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迫在眉睫的机器人技能人才缺口,正威胁着英国的绿色能源梦想。
能源转型的双刃剑
英国的能源转型并非一路坦途。 庞大的装机目标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更重要的是,它需要一支训练有素、技术精湛的劳动力队伍。 预计到2030年,海上风电产业将创造超过10万个就业岗位,涵盖直接和间接就业。然而,残酷的现实是,技能人才的短缺正在蚕食着这份希望。 这并非简单的数字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挑战,涉及多个学科的技能短缺,以及对行业未来至关重要的新兴技术的专业知识匮乏。
机器人:风电产业的救命稻草?
在不断扩大的技能差距面前,机器人技术正被寄予厚望,被视为弥补人才缺口的“秘密武器”。英国海上可再生能源(ORE)弹射器中心,作为行业创新的关键推动者,一直强调需要迅速发展机器人和自主系统(RAS)。他们认为,机器人不仅是未来锦上添花的工具,更是维持和扩大海上风电运营效率和效力的关键组成部分。
但问题随之而来:仅仅部署机器人是远远不够的。行业需要一支能够设计、实施、操作和维护这些复杂系统的专业队伍。最近发布的2024年7月OREC调查报告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观点,详细介绍了RAS融入运营和维护的关键见解和建议。该报告由劳动力预测中心开发,揭示了机器人和人工智能(RAI)在应对生命周期服务挑战方面的巨大潜力,能够克服合格技术人员数量减少带来的限制。换句话说,机器人并非简单的替代品,而是对现有技能体系的升级换代。
岌岌可危的人才储备
人才缺口的范围远比想象的更广。 海上风电行业理事会(OWIC)在2023年6月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到2030年,需要新增约7.2万个工作岗位才能满足现有项目需求。如果按照政府更具雄心的计划,这个数字将超过9.4万。这仅仅是数量上的需求,更严峻的是对特定技能的需求正在迅速演变。
传统的角色需要涡轮机维护、电气工程和项目管理等领域的专业知识。然而,随着海上风电场的日益复杂,以及自动化进程的推进,对数据分析、软件工程、遥感以及至关重要的机器人技术等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正在飙升。需求并非仅限于高度专业化的角色。能够使用先进诊断工具的技术人员,以及精通设计和实施机器人检查系统(如BladeBUG开发的系统)的工程师,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此外,技能的地域分布也不均衡,彭布罗克郡等地区被认为具有巨大的海上风电潜力,但可能缺乏必要的熟练劳动力。
迫在眉睫的时间节点
挑战不仅仅在于培训新的人员,还在于提升现有劳动力的技能水平。 留给英国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只有几个月”的时间来充分准备下一代可再生能源工人。对环境科学的投资已经证明是有益的,有助于英国海上风电行业的发展,但这需要扩大规模,并专注于未来所需的特定技能。 政府正在采取措施弥合差距,包括旨在支持关键部门和解决区域差距的投资。然而,一个由政府、行业和教育机构共同参与的协调努力至关重要。
这包括开发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学徒计划和大学课程,以适应行业不断变化的需求。未能解决这一技能差距不仅会延误2030年目标的实现,还可能使英国在全球海上风电市场中的领导地位拱手让人。最近的报告表明,英国可能已经无法实现至少10吉瓦的43吉瓦目标,而缺乏能够按时且在预算内交付项目的熟练人员加剧了这种情况。
英国海上风电的未来,以及其对可持续能源未来的贡献,取决于果断的行动,以培养一支既具备传统专业知识又具备尖端技术能力的、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熟练劳动力队伍。 否则,这片雄心勃勃的能源蓝图,终将淹没在深海迷雾之中。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