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风光无限的LivePerson,一家致力于改变客户服务方式的企业,如今却如同一艘在惊涛骇浪中颠簸的小船。 从疫情期间市值高达47亿美元的巅峰,到如今仅剩约6000万美元,这剧烈的跌落不仅仅是数字的跳水,更是一场市场情绪的巨变,以及一场艰难的商业博弈。
近期的股价走势更是扑朔迷离,10%、12.9%、13%的神秘飙升,背后却缺乏清晰的基本面支撑。 技术指标和订单流成了分析师们猜测的焦点,但这昙花一现的涨幅,并不能掩盖其持续萎缩的营收和投资者日益增长的忧虑。
LivePerson的困境,根植于投资环境的变迁。 疫情期间,成长型股票备受追捧,但风向一转,投资者开始更加青睐那些能够盈利的公司。 而长期亏损的LivePerson,自然就成了市场的弃儿。 宏观经济的逆风,更是加剧了股价的暴跌。 过去一年,许多股东的投资遭受重创,损失高达73%。 即便最近一个月股价反弹了28%,使得年度涨幅达到了45%,也难以弥补之前的巨大损失。 最近三十天内又下跌了27%,更表明了持续的压力。
收入下滑,是悬在LivePerson头上的另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2025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显示,营收同比下降了24%,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8510万美元降至6470万美元。 尽管这一数字略高于之前预期的中间值(6300万至6500万美元),但持续的萎缩仍然令人担忧。 调整后的EBITDA也骤降至仅为20万美元,凸显了公司将收入转化为利润的困难。 Roth Capital的分析师表达了谨慎态度,对公司的债务问题和预期亏损表示担忧。 公司的市销率(P/S)目前为0.3倍,虽然看起来很低,但并未能激发投资者的信心,这暗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 即将在2025年5月7日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正受到密切关注。 LivePerson能否在“暴风雨”中找到航向,证明其盈利能力,将直接影响市场的信心。 机构投资者持有大量股份,对这些发展尤其敏感,如果情况没有改善,他们可能会考虑采取“激烈措施”。 最近与 Lynrock Lake Fund 达成的债务重组,表明公司正在积极解决其财务义务,同时也揭示了其面临的严峻挑战。
不过,在一片悲观情绪中,也出现了一些可能预示着短期反转的迹象。 技术分析显示,出现了一种名为“锤头”的图表形态,这表明该股在最近的下跌后可能已经找到了支撑。 此外,盈利预期的上调,也让一些分析师认为趋势逆转可能即将到来。 但是,必须强调的是,这些技术信号并非万无一失,应结合公司面临的基本面挑战进行综合考虑。 机构投资者持有大量股份,也意味着股价特别容易受到这些大型投资者的交易活动的影响。 LivePerson正在积极利用人工智能驱动的客户互动平台,虽然这代表着一种战略方向,但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能否成功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2023年第四季度的财报显示,总收入为9550万美元,超过了预期,调整后的EBITDA也超出了预期,这提供了一线希望。 然而,要重新获得投资者的信任并证明其长期生存能力,持续的改善至关重要。
LivePerson的转型之路,依然充满荆棘。 纵然有技术指标的暗示,纵然有AI概念的加持,但能否真正摆脱营收下滑的泥潭,能否重塑盈利能力,将决定这家公司的最终命运。 在这场资本市场的豪赌中, LivePerson能否扭转乾坤,我们拭目以待。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