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量子计算的浩瀚宇宙中,一场变革正在悄然发生,这场变革预示着计算能力的飞跃,承诺将彻底改变医学、材料科学、金融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然而,实现这一潜力取决于能否克服重大的技术障碍,尤其是在可扩展和可靠地生产量子芯片方面。最近欧盟内部的发展预示着一项协调一致的努力,旨在应对这些挑战,并在这一蓬勃发展的技术领域中建立强大的立足点。
为了在这场变革中占据有利位置,欧盟选择了一个关键倡议——SUPREME 联盟,以引领超导量子芯片制造的产业化进程。
这个雄心勃勃的项目由芬兰的 VTT 技术研究中心协调,汇集了来自八个成员国的 23 个合作伙伴,展现了欧洲在量子技术方面采取的统一方法。SUPREME 的核心目标是开发稳定且可重复的超导量子芯片制造工艺,这是目前阻碍广泛应用的关键瓶颈。挑战在于实现高产量(即生产的功能芯片的比例)并确保各批次芯片性能的一致性。现有的制造方法往往存在差异,这使得构建具有必要精度的复杂量子系统变得困难。
SUPREME 联盟旨在通过专注于核心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约瑟夫森结,这是超导量子比特的基本构建模块,以及创新的 3D 量子比特集成技术。这些结充当超导电子开关,对于控制和操纵量子信息至关重要。
攻克量子制造的“阿喀琉斯之踵”
SUPREME 采用的技术方法侧重于先进的制造方法,包括角蒸镀和蚀刻约瑟夫森结,以及混合量子工艺。这不仅仅是复制现有技术,而是为了将其精炼和标准化,以实现工业规模的生产。标准化的一个关键要素是流程设计套件(PDK)的开发。这些 PDK 将为学术界、中小型企业(SME)和大型公司提供一个共同的平台,用于设计和开发自己的量子设备和系统,从而促进创新并加速发现的步伐。SUPREME 在框架合作伙伴协议中概述的六年路线图设想在 2027 年之前建立试点生产线和可访问的制造流程,从而有效地实现欧洲量子芯片制造的普及。
这种普及直接解决了对技术主权的需求,旨在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并建立一个强大的欧洲量子生态系统。高良率和一致性是量子芯片制造中的关键问题。在当前的制造工艺中,即使是微小的差异也会导致芯片失效,这极大地增加了成本和生产周期。通过标准化制造流程,SUPREME 旨在提高良率,并确保每个芯片都能够按预期工作,从而推动量子计算的商业可行性。同时,PDK 的开发将加速量子设备的迭代和创新。通过为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提供一个统一的设计和模拟平台,PDK 能够使他们快速测试新想法,并根据反馈进行调整,从而加速量子计算的创新速度。
欧洲量子技术的蓬勃发展
除了 SUPREME 之外,更广泛的欧洲量子格局也正在见证着大量的投资和活动。欧盟委员会已拨出 300 万欧元用于开发一种结合电子设备和光的新型量子芯片,利用先进的锗硅技术。与此同时,诸如“硅量子大规模集成”(QLSI)和“基于超导量子比特的德国量子计算机”(GeQCoS)之类的项目正在关注制造和设计方面,进一步增强了欧洲大陆的能力。
这种协调一致的努力与单个公司和研究机构的进步齐头并进。例如,芬兰的 IQM 量子计算机公司最近签订了一份合同,将在今年年底交付一台 300 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这表明欧洲量子硬件的成熟度正在提高。此外,欧盟到 2030 年成为量子领域全球领导者的更广泛计划不仅包括研究和创新,还包括开发基于空间的量子通信技术和培养熟练的量子劳动力。
全球量子竞赛的激烈竞争
然而,欧洲并非孤军奋战。全球量子计算的竞争异常激烈,中国投入巨资并取得了显著成就,例如开发了 105 量子比特的“九章”量子处理器。美国也在积极推进量子技术发展,IBM 宣布了大规模、容错量子计算机的计划。英国也在做出贡献,一个涉及 Rigetti 和 Riverlane 的价值 470 万美元的项目专注于容错量子计算。这些并行发展突显了量子技术的战略重要性以及实现量子霸权的全球竞赛。
全球量子领域的竞争不仅限于硬件的研发。各国都在积极构建量子生态系统,包括人才培养、标准制定、以及量子软件和应用的开发。美国、中国、欧盟等都出台了大规模的量子战略,旨在推动量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并保持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
SUPREME 联盟的成功将为欧洲量子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标准化制造工艺、促进合作以及通过 PDK 提高可及性,SUPREME 旨在克服关键的制造挑战并建立一个蓬勃发展的欧洲量子产业。这项倡议,加上更广泛的欧盟投资和创新型初创企业的出现,将使欧洲成为全球量子格局中的重要参与者,力争在这场变革性的技术革命中不仅参与竞争,而且引领潮流。这些努力的成功对于塑造计算的未来和释放量子技术的巨大潜力至关重要。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