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们习以为常地享受着智能城市带来的便利,依赖着自动驾驶汽车的精准导航,殊不知,看似平静的背后,潜藏着一场无声的博弈。我们的关键基础设施,支撑着国家经济命脉,保障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却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威胁。而这场威胁,并非来自传统的军事冲突,而是悄然潜伏于我们日常使用的科技产品之中。
科技进步的浪潮裹挟着无数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性能传感器,尤其是激光雷达(LiDAR),正以其独特的3D环境感知能力,在智能城市、自动驾驶、基础设施监控等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LiDAR技术能够构建周围环境的精确三维地图,用于检测桥梁、隧道、道路等结构的潜在缺陷,保障公共安全,并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国防、公共安全等多个关键领域,提升运营效率和安全性。然而,这种进步的背后,却隐藏着令人不安的隐患。
中国制造的LiDAR:潜伏的“特洛伊木马”?
随着LiDAR技术的普及,其供应链也逐渐向全球扩散。令人担忧的是,美国对外国,特别是中国制造的LiDAR系统的依赖日益加深。这种依赖,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是国家安全上的隐患。
潜在的监控与控制: 众多调查报告和情报显示,中国政府可能通过控制LiDAR的生产和供应链,对美国的关键基础设施进行潜在的监控和控制。例如,中国公司Hesai Technology在投资披露中承认,中国政府“可能随时影响或干预”其运营。这种表述无疑敲响了警钟,暴露了将中国制造的LiDAR系统嵌入美国基础设施所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想象一下,隐藏在城市基础设施中的LiDAR,一旦被远程操控,后果将不堪设想。更令人担忧的是,LiDAR系统可能成为间谍活动的“千里眼”,收集敏感信息,甚至被用于进行有针对性的破坏活动。
“嵌入式”的威胁: 比直接控制更可怕的是,一些中国制造的科技产品可能暗藏“后门”。例如,此前曾有报道指出,未经授权的通信模块被发现嵌入到中国制造的太阳能逆变器中,这些模块可能被用于远程控制和破坏美国的能源网络。如果类似的“后门”也存在于LiDAR系统中,那么攻击者就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控制这些系统,对关键基础设施发动攻击。例如,黑客组织Volt Typhoon已经渗透到美国的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并可能利用LiDAR系统作为攻击入口,实施破坏和间谍活动。这种“嵌入式”的威胁,使得防御变得更加困难,因为攻击者已经潜伏在系统的内部,随时可能发动攻击。
技术垄断与创新停滞: 除了直接的安全风险,对中国LiDAR技术的过度依赖,还可能导致技术垄断和创新停滞。如果美国完全依赖中国制造的LiDAR系统,将失去自主研发和创新的能力,从而在未来的技术竞争中处于劣势。中国政府可能会利用其在LiDAR领域的优势,对美国企业进行技术敲诈,或者限制美国企业获取关键技术。这将严重威胁到美国的技术独立性和创新能力,最终损害美国的经济和国家安全。
保障未来:行动与反击
面对严峻的挑战,美国政府已经开始采取行动。
立法与监管: 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保护美国基础设施法案》,旨在禁止使用与中国共产党(CCP)关联的LiDAR技术。同时,美国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国内LiDAR产业的发展,鼓励与盟友合作,共同构建安全可靠的LiDAR供应链。加强网络安全监管,确保关键基础设施网络的安全也至关重要。美国国家网络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局(CISA)发布了关于中国国家支持的网络威胁的警告,并呼吁各行业加强网络安全防护。
战略合作与自主研发: 除了政府层面的行动,企业和个人也应积极参与其中。积极寻求与盟友的合作,共同研发更安全、更可靠的LiDAR技术,是应对威胁的有效途径。大力支持国内LiDAR产业的发展,鼓励创新,减少对外国技术的依赖,是保障国家安全的根本。
LiDAR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关键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然而,对外国技术的过度依赖,正在为国家安全埋下隐患。保障未来,是一项严峻的挑战,也是一项艰巨的使命。它需要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必须警惕潜在的风险,积极应对挑战,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城市和国家。未来的安全,取决于我们现在采取的行动。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