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看不见的风暴,正席卷全球汽车制造业。
来自Stellantis的最新财务报告,将这场风暴的残酷性赤裸裸地呈现了出来。这家由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FCA)与PSA集团于2021年合并成立的跨国汽车制造巨头,旗下拥有Jeep、Peugeot、Chrysler、Fiat和Vauxhall等多个知名品牌。然而,这份报告却预示着公司即将面临巨额亏损,而其背后,正是席卷全球的贸易战风暴。这场风暴的核心,是美国政府,特别是特朗普政府时期,所实施的关税政策。
首先,是即将到来的亏损。Stellantis预计,仅在2025年上半年,其净亏损就将达到约23亿欧元,相当于27亿美元或20亿英镑。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一个警示,预示着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为了应对这种不确定性,公司甚至撤回了此前发布的全年财务指导,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紧张情绪。而这场风暴的中心,正是针对进口汽车征收的25%关税。虽然Stellantis在美国本土也设有生产设施,但其生产网络遍布全球,包括英国、欧洲、加拿大、墨西哥和南美洲。这种曾经被视为竞争优势的全球化生产布局,如今却成为了它在贸易战中面临的重大弱点。关税直接导致进口成本上升,利润空间被压缩,销量也受到影响。除了直接的关税损失外,Stellantis还不得不承担因停产和重组而产生的高额费用,包括高达38.5亿美元的税前净支出,这无疑雪上加霜。
其次,是连锁反应带来的影响。贸易战的冲击远不止于财务报表的数字,它正迫使Stellantis采取一系列严厉的措施。生产线的削减已经开始实施,影响遍及北美洲的多个工厂,包括加拿大温莎和墨西哥托卢卡的临时停产。随之而来的是大规模的裁员。仅在美国,就有大约900名员工受到影响,而在加拿大温莎,大约有4500名小时工面临失业,墨西哥托卢卡也有2600人受到波及。这些失业不仅仅给员工带来了打击,也对依赖汽车产业的当地社区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冲击。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贸易战带来的不确定性,Stellantis不得不暂停在某些领域的投资,例如,备受关注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项目。氢燃料电池技术被认为是未来可持续交通的关键,但现在,它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Stellantis的这一举措,与此前奔驰和大众等汽车制造商的行动如出一辙,都突显了整个行业的焦虑情绪。对于Stellantis来说,由于它正处于大规模的重组过程中,旨在精简运营并提高盈利能力,而外部的贸易压力无疑使这项任务变得更加艰巨。投资者对公司的未来前景也产生了担忧,导致Stellantis的股价大幅下跌。
最后,是更深远的影响。这场风暴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Stellantis本身。汽车产业,作为全球制造业和就业的基石,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动荡。不断升级的贸易战不仅影响着Stellantis这样的个体企业,也威胁着供应链的稳定,并扼杀了创新。尽管一些汽车制造商试图通过自身来消化关税成本,但这种做法的长期可持续性仍然是个问题。欧盟也正在准备对美国的关税采取报复措施,这进一步加剧了局势的复杂性,可能会引发一轮又一轮的贸易壁垒。此外,Stellantis的重要供应商马瑞利破产,也给整个汽车生态系统敲响了警钟,警示着这些破坏性力量带来的脆弱性。目前这场危机凸显了全球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保护主义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汽车产业的未来,以及数百万依赖该产业生存的人们的生计,都悬而未决,最终将取决于贸易争端的解决以及国际贸易环境的稳定与可预测性。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