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已成为培养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平台。Coronado Middle School(CMS)的机器人项目近年来表现亮眼,其学生在FIRST Lego League(FLL)赛事中屡获殊荣,展现了技术与价值观的双重成长。这一项目的成功不仅源于学生的努力,更得益于教育者对核心价值的坚持——从机器人设计到赛场表现,团队合作与问题解决能力始终贯穿其中。
从赛场表现看技术突破
2024年无疑是CMS机器人项目的“高光年”。在5月3日的FLL春季对抗赛中,四支队伍——Triton Tribe、Robo Tritons、Nado Bots和Robo Royalty——横扫Francis Parker赛区,包揽总冠军、核心价值奖等四项大奖。其中,Robo Tritons凭借模块化机械臂设计获得“最佳机器人设计奖”,其创新性甚至吸引了NASA工程师Pete Waydo的现场点评:“他们的解决方案直接回应了太空作业中的实际需求。”
半年后的州级比赛中,这些队伍再次升级技术:Nado Bots改进了传感器算法,使机器人在障碍赛道中的响应速度提升40%;Robo Royalty则通过3D打印轻量化部件,将任务完成效率提高至往年的两倍。这些突破印证了教练Roberta Lenert的理念:“技术竞赛的本质是教会学生用工程思维应对现实挑战。”
核心价值如何塑造团队文化
若将技术比作骨骼,价值观则是CMS项目的灵魂。FLL赛事特有的“核心价值奖”并非偶然颁发——评委报告显示,CMS队伍在“团队合作”项的平均得分超出地区均值27%。例如,在11月4日Mission Bay High School的比赛中,Triton Tribe成员因程序漏洞落后于对手时,并未互相指责,而是迅速分工:一组调试代码,另一组重新规划路径,最终逆袭获胜。
这种文化甚至延伸到日常训练中。学生每周需完成“价值观日志”,记录如何用协作解决分歧。一名家长反馈:“孩子过去习惯独自钻研,现在会主动组织小组‘头脑风暴’——这比奖杯更让我欣慰。”
教育影响力的长期辐射
CMS项目的成功已形成涟漪效应。其 alumnus(校友)数据库显示,过去三年参与FLL的学生中,83%升入STEM重点高中,远高于学区平均水平。更值得注意的是,女生参赛比例从2023年的32%增至2025年的45%,这与教练团队刻意弱化性别标签的策略密不可分。
项目还打破了课堂与社区的边界。2024年暑期,Robo Royalty团队为当地养老院设计“自动送药机器人”,这种实践让技术学习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连。正如校长Dr. Elena Marquez所言:“我们不是在培养比赛选手,而是在塑造能用科技温暖世界的下一代。”
从奖台到生活,CMS机器人项目证明:当技术激情与人文关怀共存时,教育便能释放最大能量。那些被反复强调的“团队合作”“创新精神”,最终通过一个个齿轮与代码具象化为改变现实的力量——这或许比任何奖项都更接近教育的本质。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