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的经济预测正在主导着关于印度经济轨迹的叙述,预计它将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然而,前印度储备银行 (RBI) 行长拉古拉姆·拉詹的声音却始终对这种庆祝基调提出了质疑。他最近的观察,用“Ghar ke sher, global zero”这句话来概括——大致翻译为“在家是雄狮,全球是零”——突出了一个根本性的担忧:印度将其经济规模转化为真正全球领导力的能力,尤其是在创新方面。这不仅仅是数字问题,而是关于增长的质量及其可持续性。
拉詹的核心论点围绕着一个悖论。印度擅长模仿,随时准备采用和适应来自其他地方的技术和商业模式,这从它成功复制类似 TikTok 的平台或类似保时捷的制造能力中可见一斑。然而,它却始终难以创造出能够赢得全球市场、具有突破性的创新。他认为,这种缺陷有可能使印度的经济实力流于表面。虽然纸面上的经济规模令人印象深刻,但如果没有相应的本土创新浪潮,就有可能变得“空洞”。这对于拉詹来说并不是一个新担忧,他之前曾警告过低利率带来的风险,即让全球领导者陷入无所作为的境地,这表明他一直专注于识别系统性风险。
根据拉詹的说法,几个相互关联的因素导致了这种创新赤字。一个关键的障碍是印度经济领域普遍存在的“规避风险的资本主义”。这表现为不愿意投资于真正的新颖想法,而是倾向于已确立的、可预测的企业。这种规避行为又因“保护主义政策”而加剧,这些政策虽然旨在扶持国内产业,但却无意中扼杀了竞争,并阻碍了对前沿技术的追求。拉詹认为,竞争环境对于促进创新至关重要。如果没有不断改进和差异化的压力,公司就缺乏突破界限的动力。他强调需要积极“促进研究”,并大幅“减少官僚障碍”,精简流程以促进新产品和服务的快速开发和部署。他暗示,目前的系统过于繁琐和缓慢,无法支持创新的动态本质。
除了直接的经济影响之外,拉詹还触及了更广泛的政治背景。他警告印度不要采取类似于中国的“专制”做法,并断言这种转变可能会“对其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他认为,印度的实力在于其民主制度及其提供的自由,这些自由对于培养创造力和知识对话至关重要。鉴于印度正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选举和潜在的政策转变,这种观点尤其具有现实意义。此外,拉詹还指出了一个关于就业和技能的关键问题。他认为,印度“错误地相信关于其强劲经济增长的‘炒作’”,因为重大的结构性问题,特别是在教育和劳动力技能方面,仍未得到解决。未能充分为人口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的需求做好准备,将损害其长期潜力。他强调,6% 的增长率虽然看起来很稳定,但不足以充分利用印度的人口红利并实现其经济愿望。
2027 年即将到来的人口普查,计划引入自我普查,这代表着一个潜在的机会,可以收集关于印度人口的技能和需求的更准确的数据,从而为有针对性的政策干预提供信息。然而,数据收集仅仅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在于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有效的教育改革和技能发展计划。拉詹的警告不仅仅是学术批评,而是紧急呼吁从根本上重新评估印度的经济战略。他主张利用印度的“内在优势”并加强其对自由主义原则的承诺,从而营造一个能够蓬勃发展的创新环境。如果不齐心协力解决这些根本问题,印度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擅长追随,但从未真正引领的庞大经济体。正如拉詹雄辩地提出的那样,问题在于印度能否超越“ghar ke sher”,并确立自己作为真正的“全球领导者”的地位。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