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这场变革的核心动力来自新能源汽车 (NEV) 的迅猛发展以及非传统汽车厂商的崛起。长期以来,中国汽车市场一直由传统汽车制造商主导,但如今,来自科技公司的竞争压力与日俱增,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小米,它正式进军电动汽车 (EV) 制造领域。小米 SU7 作为该公司进军汽车领域的第一款产品,迅速成为一股颠覆性力量,挑战着 established 品牌,并重新定义了消费者的期望。
SU7 的影响力在其卓越的保值率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近期报告多次将 SU7 评为中国市场保值率最高的车型。根据各种来源的数据,包括 2025 年 4 月和 6 月的最新分析,SU7 的一年保值率在 88.7% 至 88.91% 之间,甚至创始人版车型达到了 91%。这一数字远超竞争对手,例如特斯拉 Model Y(约为 71.2% 至 72.2%),甚至超过了其他受欢迎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如 AITO M7(84.45%)和理想 MEGA(79.58%)。这一显著表现不仅仅是一个统计上的异常现象,它反映了强劲的消费者需求和积极的品牌认知度。
高保值率的背后因素错综复杂。首先,SU7 车型发布初期所引发的巨大宣传效应功不可没。其次,由于订单量巨大,导致车辆交付时间延长,也促成了市场的供不应求。小米在消费电子产品市场中建立的良好品牌声誉也对保值率有所助益。这种有限的供应,加上旺盛的市场需求,创造了一个二级市场,SU7 在其中可以获得溢价。
除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保值率之外,SU7 还展现了强大的销售业绩。 从 2023 年 3 月的 4,000 辆销量开始,其月批发量在 8 个月内迅速增长到超过 20,000 辆,这一增长速度超过了 AITO M7 等竞争对手,后者花了 18 个月才达到同样的水平。在 2023 年 12 月,SU7 甚至在中国市场的零售销量上超越了特斯拉 Model 3,SU7 的销量为 25,815 辆,而 Model 3 为 21,046 辆。 截至 2024 年 5 月,小米汽车已交付了总共 30 万辆汽车,这是一个在 SU7 发布后仅仅 15 个月内就达成的显著里程碑。该公司继续扩大其影响力,SU7 Ultra 车型现已在中国 42 个城市的 112 家门店销售。 小米 CEO 雷军有着雄心勃勃的计划,计划将 SU7 的销售范围扩展到中国境外,预计最早于 2027 年开始销售。SU7 Ultra 的推出进一步巩固了小米对高端电动汽车市场的承诺,其价格极具竞争力,低于 73,000 美元,并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性能数据,包括 1,527 马力以及 0-62 英里/小时加速时间低于两秒。
然而,SU7 的发展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 近期报告显示,新订单有所下降,这可能源于消费者对早期围绕车辆规格和营销的争议的负面反应。此外,尽管 SU7 的整体质量认知度良好,但在 2025 年第一季度的中国汽车质量网络评级中,SU7 在其所属细分市场中排名垫底,获得了 239 个惩罚点。尽管面临这些挫折,小米正在积极解决相关担忧并推出新车型,例如 YU7,以缓解生产压力并迎合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该公司还在与英伟达 (Nvidia) 合作开发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软件,这表明其对电动汽车领域创新的长期承诺。 最近与英伟达的合作,加上两款高端车型的推出,表明小米持续加大对汽车领域的投资。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交付周期的延长,部分预订车主转向了其他品牌。
小米 SU7 在中国汽车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其卓越的保值率、强劲的销售数据以及颠覆性的方法挑战了 established 厂商,并加速了新能源汽车的转型。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小米对创新的承诺,加上其强大的品牌认知度和不断扩大的销售网络,使 SU7 成为快速发展的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中的关键竞争者。 SU7 的成功不仅仅是关于制造一辆汽车,而是关于利用技术专长和消费者洞察力来重新定义汽车体验。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