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地亚正在迅速成为欧洲无人机技术,特别是第一人称视角(FPV)无人机领域的关键参与者。这一转变不仅体现在国内生产能力的显著提升,也表现在其与国际伙伴的战略合作,以及在国防领域的积极角色。近年来,克罗地亚政府大力投资国防工业,并积极推动相关立法,旨在将自身打造成为北约和欧盟在小型作战无人机生产方面的领导者。
克罗地亚的无人机发展战略的核心在于自主生产能力。目前,该国已具备年产约20万架FPV无人机的能力,并且所有无人机部件均来自欧盟或北约国家,避免了对中国或其他非盟友国家的依赖。这种自主性不仅增强了国家安全,也提升了克罗地亚在国际军工市场上的竞争力。值得一提的是,克罗地亚本土企业ORQA在FPV无人机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并获得了580万欧元的投资,目标是成为“西方世界的DJI”。ORQA与土耳其Baykar公司达成协议,将为其著名的Bayraktar TB2无人机配备克罗地亚制造的FPV无人机,进一步提升了TB2的侦察和攻击能力。这种合作标志着克罗地亚无人机技术在国际舞台上的认可。
克罗地亚对无人机技术的重视也体现在其军事演习和公开展示中。2025年7月31日,克罗地亚将在萨格勒布举行大规模军事游行,纪念“风暴行动”30周年。此次游行将展示克罗地亚武装力量的现代化装备,包括40多架飞机,以及最新的“阵风”多用途战斗机。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游行将首次公开展示克罗地亚制造的FPV无人机,彰显了该国在无人机技术领域的实力。此外,克罗地亚国防部长伊万·阿努西奇表示,克罗地亚可能在今年生产高达50万架小型作战无人机,并致力于在欧盟内部发挥领导作用。他还强调,克罗地亚正在积极修改《国防法》和《兵役法》,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国际安全形势。
然而,克罗地亚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在乌克兰冲突中,FPV无人机虽然被广泛使用,但也暴露出一些缺点,例如易受干扰、续航时间有限等。此外,俄罗斯军队也利用FPV无人机对乌克兰的军事目标进行攻击,例如在沃昌斯克地区摧毁了一辆克罗地亚制造的RAK-SA-12 128毫米牵引式多管火箭炮系统。尽管如此,克罗地亚仍然坚持发展FPV无人机技术,并积极探索新的应用场景。除了军事领域,克罗地亚的无人机技术也开始应用于民用领域,例如农业、测绘、监控等。同时,克罗地亚也在积极制定无人机飞行规则,以确保无人机飞行的安全和合法性。
克罗地亚正在迅速崛起成为欧洲无人机技术的重要中心。通过自主生产、国际合作和积极的政策支持,克罗地亚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国防能力,也为欧洲的无人机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克罗地亚有望在FPV无人机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并在北约和欧盟内部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克罗地亚的经验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即通过大力投资国防工业和自主创新,可以有效提升国家安全和经济竞争力。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