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的战略棋局:私有化极氪背后的暗流与野心
中国第二大汽车制造商吉利汽车正悄然落下一枚关键棋子——计划斥资收购旗下高端电动车品牌极氪(Zeekr),并将其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这一动作看似是企业内部的资本运作,实则暗藏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行业博弈。
1. 退市背后的“断腕”逻辑
极氪的私有化绝非偶然。作为吉利旗下最年轻的电动车品牌,极氪自2021年成立起便被寄予厚望,但其上市后的表现却如同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公开市场的融资为技术研发注入了血液;另一方面,严苛的财报披露和股东短期利益诉求,正在拖慢其应对特斯拉、比亚迪等对手的决策速度。
有内部人士透露,极氪曾因股东反对延迟了一款关键车型的发布,而同期特斯拉却以“周更”速度迭代自动驾驶功能。私有化后,极氪或将效仿华为的“战时机制”,绕过冗长的董事会流程,直接调动资源打硬仗。更耐人寻味的是,吉利选择在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的当口推进此事——退市或许是为规避地缘政治风险,将极氪的资产与技术牢牢攥在手中。
2. 每月1万辆的“生死线”
极氪定下的“月交付1万辆”目标,被业内视为中国电动车企的“成人礼”。这一数字背后是残酷的行业现实:蔚来、小鹏等新势力因产能爬坡缓慢,长期徘徊在亏损边缘;而比亚迪凭借规模化生产,单月销量已突破30万辆。
极氪的突围策略充满赌性。其主力车型7X定价22.99万元,恰好卡在特斯拉Model Y与比亚迪汉之间的空白带,但供应链短板曾导致交付延期。有供应链专家指出,极氪近期秘密收购了一家濒临破产的电池企业,此举可能意在摆脱宁德时代的掣肘。更激进的是,极氪计划在2025年前向欧洲投放7款新车,甚至瞄准拉丁美洲——这些市场尚未被特斯拉完全统治,但关税壁垒和本土化挑战如同暗礁。
3. 吉利的“影子战争”
吉利对极氪的绝对控制,暴露了其更大的野心:通过“多品牌矩阵”围剿特斯拉。极氪定位高端,几何主攻大众市场,沃尔沃负责技术输血,而吉利本品牌则守住燃油车基本盘。这种“群狼战术”曾帮助大众集团称霸燃油时代,但在电动车领域尚无成功先例。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近年频繁与自动驾驶公司、稀土矿商甚至卫星企业达成合作。某投行分析师推测,私有化极氪可能只是第一步,后续或将注入这些边缘资产,打造一个“从锂矿到云端”的闭环帝国。然而风险同样巨大:2023年财报显示,吉利负债率已升至63%,而极氪的海外扩张需持续烧钱。一旦全球电动车需求放缓,吉利可能面临现金流断裂的危局。
尾声:一场没有退路的豪赌
吉利对极氪的私有化,表面上是一场资本操作,实则是中国车企在电动车红海中的缩影。退市解开了枷锁,但也意味着极氪再无法用“增长故事”换取资本市场宽容。当特斯拉用价格战清场、比亚迪靠垂直整合碾压对手时,极氪必须在18个月内证明自己既能“活下来”,又能“活得不一样”。
这场博弈的结局,或许将决定未来十年全球电动车版图的走向。而吉利押上的,不仅是极氪的命运,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冲击高端的最后一次机会。
发表回复